市房屋征收中心干部李莉同志帮扶事迹被《中国建设报》登载

发布日期:2020-10-30浏览次数: 字号:[ ]

2020年10月23日,《中国建设报》以“脱贫攻坚路上,践行青春誓言”为标题,登载了兰州市房屋征收服务中心干部、2019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永登县民乐乡漫水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莉同志的驻村帮扶先进事迹。


 全文如下:

两年前,为了响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和许许多多扶贫人一样,我主动请缨,离开家人和不到两岁的女儿,踏上了长达两年多的脱贫攻坚之路。两年来,我先后担任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武胜驿镇富强堡村和民乐乡漫水村两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在迈向整村脱贫的最后一程,我和两村数千名党员、群众一道,全身心投入这场攻坚战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回顾这段旅程,从最初对基层琐碎工作的不理解甚至抱怨,到现在对贫困户户情如数家珍、对各项惠农政策谙熟于心、对老百姓疑难杂事牵肠挂肚,变化源于付出的真心真情。2018年,初到富强堡村时,为了熟悉村情户情,我每天早出晚归,往返于村委会宿舍和农户家中。经过连续走访,我切身体会到贫困群众的生活不易,又被他们的坚韧不拔和自强不息深深感染。我在微信朋友圈中有感而发:“脱贫攻坚路上,总有一丝温暖让我感动莫名,总有一种力量让我砥砺前行。”


我无法忘记“因病致贫”的刺痛。富强堡村五保户骆永山一家就是“因病致贫”的典型。今年45岁的他,幼时患癫痫病,父亲早逝。由于无钱医治,骆永山的病一拖再拖,生活最终无法自理。75岁的老母亲独自照顾儿子30余年,尽管生活困难,但老人依旧将家里料理得干净整齐。每次去看望他们,老人总会拉着我的手诉说好久,眼眶湿润。我懂她的孤独、无奈和凄凉,更能理解她的坚强和对倾诉的渴望,深深触动着我的内心。

我像打了鸡血一样,连夜补习各项扶贫政策,希望尽快找到符合要求、能够惠及这对母子的条款,终于在那年寒冬来临之前,为他们送去了温暖和慰藉。之后,我多次往返于县城和村里,协调医保机构、医院等,为骆永山和母亲办理了医疗保障,大幅降低了药物和医疗费用。2018年,骆永山和母亲分别享受到五保和一类低保政策,实现了兜底脱贫。在村里,像骆永山这样“因病致贫”最终兜底脱贫的例子还有很多。得益于国家政策不断落实,两年来,我共为43户58名贫困群众落实了医疗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39户贫困户实现了兜底脱贫。‍

我无法忘记“因学致贫”的苦涩。尽管越来越多农村学子实现了“大学梦”,但不可回避的是,“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的现象仍然存在。白全林一家是漫水村唯一的未脱贫户,妻子罹患白血病,儿子白有武就读大二,白全林的务工收入是家里全部经济来源。2019年6月,我初到白全林家时,见到了在假期中的白有武。这个黑瘦的年轻人强忍泪水,透露了想退学打工补贴家用的念头。透过他的眼神,我看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校园生活的恋恋不舍。当时,我只有尽力安慰他,告诉他国家减免贫困大学生费用的政策。第二天一大早,我帮助他联系了教育部门,办理学杂费减免手续。令人欣慰的是,白有武此后还会和我探讨工作、探讨母亲的病情,却再未提及退学一事。


2019年年底,白有武突然打电话告诉我,5000元学杂费补贴已经打到家里的惠农账户。他还找到勤工俭学岗位,足够日常开销……2020年,作为重点监测对象,我们进一步为白全林一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方案,同时将“白有武毕业后尽快实现就业”列入脱贫计划。虽然白全林一家不单纯因教育致困,却足以反映农村困难群众供养大学生的艰辛不易。国家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学杂费减免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圆了大山深处莘莘学子走出来的心愿。

让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住上安全房,是每个住房和城乡建设者的努力方向。两年来,我一直把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对富强堡、漫水两村危房深入摸底,前后协调20户农户改造危房。看着一排排经过改造焕然一新的‍农舍,心里满是自豪和骄傲。


除了基础设施改善,百姓思想认识提升同样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经过两年磨砺,我没有了不适情绪,每天走村串户,乡亲们已经把我当成自家人。2019年7月,我在拍摄驻村纪实微视频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老伯。他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伯在村道卫生环境保护公益岗位工作,很热情地跟我寒暄。他对近年来村里基础设施和生活状况改善赞不绝口,一直说“党的政策好”。

“我要扫路去了。你们这些城市女娃娃都下来驻村帮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在老伯坚定的语气中,我看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可喜转变。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激活,成为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是所有扶贫干部的真实写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所有扶贫干部追求的目标。

两年时间,节假日无休、随时待命对我来说是工作常态。我和村社干部成为好同事、好伙伴,和贫困户成了“亲戚”。我在群众家里吃过刚出锅的洋芋,抱过胖乎乎的娃娃,一切都显得弥足珍贵。

两年时间,我给予家庭和亲人的太少太少,对孩子和爱人的亏欠,常常让我心怀愧疚。环顾四周,与我一同战斗在农村前线的驻村干部中,有人刚刚结婚就告别了妻子;有人带着孩子蜗居在简陋的村委会办公室;有人的亲人去世,却无法回家奔丧;有人因为长期加班,把身体熬坏……脱贫攻坚取得最后胜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力保障,也离不开无数扶贫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铮铮誓言。

那些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那些踏遍每个村社角落的足迹,扛住了孤独寂寞,顶住了批评压力,用真心真情真行动换来了物阜民丰,去赢得这场攻坚战的伟大胜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